目前,我国有残疾人8500万、0~6岁儿童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2.64亿、孕妇2000多万,长期失能或暂时正常活动能力不足的特殊人群达6亿以上。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当下许多设计,大多在照顾健全人的需求、追求“好看”,往往忽略了身体机能缺陷者群体的体验。但有的设计师,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每个人都有不舒服的时候,每个人也都会变老。到那时,大家就会发现,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更包容的共享环境是多么重要。当一些设计师摔伤了腿脚,需要电梯、坡道时,他们才真正认识到无障碍设计不仅有用,而且必要。它不是为了别人而做的,而是为了所有人,当然也包括自己。”
37岁的赵伟,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在无障碍标识设计领域深耕十载,天津大学英才副教授、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设计系副系主任赵伟可谓硕果累累:
完成多项景观设计与标识系统设计项目,并负责和参与了诸多开创性工作,如全国首个“无障碍专项规划工程设计”、首个“无障碍标识设计”《城市无障碍标识环境设计指南与图示》、首个“无障碍设计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等。而他的工作,同样也见证了国内无障碍设计从无到有再到精的飞跃。
广义无障碍
2012年,赵伟在天津大学取得建筑环境艺术方向博士学位后留校,在王小荣教授主持的无障碍设计研究所参与了大量适老化及无障碍教学与科研工作,正式介入无障碍环境设计领域。
王小荣教授曾留学日本,后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为依托,从事建筑环境无障碍设计及其理论研究,长期关注残障者、高龄者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于2013年创办了建筑学院无障碍设计研究所,是国内较早的专业无障碍设计科研机构。2017年,研究所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天津大学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
王小荣教授主编的《无障碍设计》一书,是全国首册专门介绍相关知识的教材,赵伟参与了修编工作。书中着重引入了“广义无障碍”的理念。此前,国内业界提及“无障碍”时,通常理解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消除障碍,而广义无障碍,则是从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的角度,让环境设计考虑到更广大群体的需求,使每个人都能在共享环境中感到舒适。
“不同人群对于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效率并不一样,尤其是老年人、低视力人群以及各种眼疾患者的需求也要关注。在考虑环境标识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健康人的平均视力水准,而要像考虑木桶短板一样,在标识设计中增加更为包容的内容。”在赵伟看来,广义无障碍是包容所有人的设计,“即使残障人士也不会感到在环境中被刻意地照顾,从而实现平等的健康环境状态和心理状态。”
继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后,2022年我国又将迎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障人士的需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内容之一,而标识环境则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老龄化大潮来势汹汹之际,提升全民的无障碍意识、营造无障碍标识环境,更显迫切。
今年8月,天津大学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主编的全国首部《无障碍标识设计指南及图示》出版。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吕世明副主席的指导和倡议下,赵伟与同事们提出“逢小必大、逢暗必明、逢浅必深、逢文必图……”等易记易懂的“无障碍标识设计十六逢”口诀,并绘制了图解,阐明了16种应用场景下无障碍标识的设计要求、方法流程,力求帮助设计师和建设部门了解无障碍标识环境设计的基本问题和设计知识,有效提升标识环境的系统性、包容性和实用性。这一成果已入选全国“无障碍设施设计十大精品案例”。
迄今为止,赵伟已经出版相关教材4部、著作3部、译著1部。
从同理心出发
2019年,赵伟的著作《广义设计学研究方法论》出版。
在他看来,在这个“生活无处不设计”的时代,设计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对人、境、事物的再安排,设计不断改变着万物的秩序和自己的存在状态。因此,好的设计必须对人友好,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无障碍标识设计尤为如此。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理念,是要深入洞察和考虑使用者的生理、心理、行为需求,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点,考虑与之对应的设计要素,并在环境系统中用艺术设计的方式把这些需求表达出来。因此,同理心对于设计师而言尤为关键。
“当你穿上仿真的老年人套件和眼镜辅具,坐着轮椅走出校园时,才会对残障群体的行动不便有切身之痛,才会理解他们迈这一步台阶、他们如厕与洗澡,究竟要付出多大努力。有时,哪怕是两厘米的高差,就可能导致轮椅侧翻,进而带来生命危险。”赵伟以临床医学诊断比喻无障碍设计师的日常工作。“我们的研究,更多要把自己放到环境里去体验,就像医生了解临床数据和状况一样,我们要与无障碍标识的使用者交谈、讨论、一起验收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切身诉求,进而通过更人性化的设计推进环境的改善。”
在赵伟看来,设计师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者。而无障碍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让环境对人更友好。一般的设计往往只需考虑标识牌的轮廓、造型、创意、色彩、字体、图形等,而无障碍标识既要便于识别以获取所需信息,更要能融到建筑环境系统里。“也就是说,无障碍标识设计同样具有相当的艺术性,不能为了识别的目的而把标识信息无限放大或过分突出标识色彩,以致破坏了原有环境的视觉结构。”
近年来,赵伟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的无障碍环境标识设计工作,如北京世园会、北京冬奥会会场场馆相关设计等。在每次设计中,他不仅将无障碍标识设计做到闭环,还力求将其与普通标识系统整合起来,而非如“贴膏药”一般突兀。
“无障碍标识设计在融入城市整体环境系统时,要与公共交通空间内外部衔接、与市政标识等衔接,标识虽小,但极其考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审美判断。”于赵伟而言,一套好的无障碍环境标识,不啻为城市的一个艺术品,不仅能大大提升整体出行效率,还能让人们平等获得环境信息,因此也是对不同群体人权的尊重,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一个国家的人文关怀。
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
经过众多实地项目和教学经验的累积,赵伟愈发感到,无障碍标识的设计标准和经验,迫切需要放置于具体环境里去推敲。
“如果只在二维工作界面上把标识图形画出来,那只是一些片段画面和点状思考,学生们就很难有基于真实环境的体验和感受。但又不可能为了一个知识点,把所有学生都领到医院或者敬老院实地观看。”以往,为了让学生认识关键设计要素,学校往往要购买一堆设备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人体障碍。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下模拟教学成为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由董雅教授主持、赵伟主要负责的中国通用无障碍领域的首个无障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无障碍通用标识环境设计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应运而生。项目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三维虚拟现实环境,学生们登录电脑教学平台后,立刻会走进一个车水马龙的虚拟城市。小学门口的马路、养老院大厅的扶梯、医院的走廊……在这里,学生们按照“游戏通关规则”,就可以在逼真的生活场景中实验对比,从“第一视角”出发为老人、幼童和残障人士设计引导标识,分析哪些图案、颜色、尺度更醒目、更具有亲和力,并通过一个虚拟设备进出口实现对标识尺寸、大小、方向、环境等要素的编辑,进而获得更满意的结果。
这种虚拟仿真教学环境,让学生们立即对残障人士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感同身受:楼梯应该多宽、台阶应该多高、指示牌应挂在什么位置……书本上冷冰冰的知识点和数据,仿佛立刻都有了温度。
目前,这一项目先后获评教育部组织评审建设的国家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类)和住建部评定的“2021年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自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团体开放服务以来,如今已累计服务近万人。赵伟与同事们也将持续深化无障碍标识环境研究,为营造更友好、包容的城市环境体验而努力。(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202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