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为了睡个好觉,究竟还要等多久?

时间:2022-03-29 16:48:34 来源 : 中国网家居 作者 : 佚名

热搜词—“睡眠”

每到世界睡眠日,“睡眠”都会成为搜索热词,也是各大企业是最活跃的时候,联合一些机构趁势发布与睡眠相关的报告或白皮书,凸显品牌影响力,抖音也推出“抖音好眠夜”的活动,京东健康上线关爱日睡眠会场,邀请三甲医院医生开展在线问诊,科普健康只是、分析睡眠问题症结并带来建议。

说实话,现在睡个好觉确实不容易,社会人的生活工作层面的各种压力,喘不过气。新冠疫情的反复,结婚率和出生率都再创新低,考研考公热严重内卷,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潮,房地产企业选择躺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没有谁是容易的。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消费者存在痛点意味着市场机会。最近几年,消费端不断传递出“睡个好觉”的需求,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睡眠产业,千亿级细分产业成为共识。而且从国家政策层面,也成为一个被关注点,健康中国战略中,也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及到在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睡眠话题之所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归根结底,是生产要素变了,这跟从卖方到买方的产业发展节奏有关。原来一个产业的发展依靠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形成的组合生产方式,这个阶段生产的大多都是传统制造模式下的低附加值产品,体现的是制造能力的优势。

随着传统要素趋紧,比较优势趋弱,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开始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消费人群更加细分,比拼的则是新生产要素,数据、技术、人才与产业嵌套在一起,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企业要在新的函数下,寻找到产业和企业自身的变量谋求发展。

不同人群,不同睡眠状况

2022年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共同推出《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呈现国人睡眠现状、睡眠认知、睡眠需求,以及不同地域、年龄、性别、收入和职业人群的睡眠情况,为国民健康睡眠提供了一份参考。这是慕思自2013年开始,连续10年发展睡眠白皮书,2022年这份白皮书,从覆盖的消费人群看,越来越细分,也让慕思更了解消费者,看到睡眠的圈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那些未被公众察觉的的睡眠图景。

在《白皮书》近一万份调研问卷当中,近3/4受访者曾有睡眠困扰,入睡困难成头号问题。调研对象提及最多的三个词:睡眠质量,睡眠问题,睡眠健康。其中,一二线城市居民面临就寝时间最晚和睡眠质量差的问题,三线及以下城市睡得快、睡得久,平均睡眠时间超过7.1小时。众多省份中,四川地区群众平均自我睡眠认知程度最优质。

从睡眠与年龄的关系来看,年龄越大,睡眠越少。各年龄段普遍因为压力大睡不好,在26-45年龄段最高,难入睡、频繁失眠的的重灾人群则是老年人,因为身体健康问题、情感、经济压力和睡眠环境更影响睡眠。性别上看,男女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问题,尤其是家庭主妇睡眠时长在6小时以下比率高达33%,睡眠不足较为普遍。影响该人群睡眠的主要原因是照顾家庭成员、经济压力、子女学业。

《白皮书》还分析了收入与睡眠的关系,年入30-50万:工作与健康的最佳平衡点,随着收入的增加,睡眠时长逐渐减少。人生需要找寻工作与健康之间的平衡。同时,还分析了消费人群所从事的工作与睡眠的关系,分析了白领人群、网约车司机、防疫人员、教师、医生、企业家、快递小哥、网红主播、互联网从业者等不同人群的睡眠状况。

其中,45%左右的互联网从业者表示白天工作没精神、工作效率低,近三成互联网从业者选择更换床品和听音乐的方式改善睡眠质量,其中枕头和床垫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第一选择。

综合来看,不同地域、年龄、性别、收入和职业人群的睡眠情况都或多或少面临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也刺激了消费者对床垫、枕头、床上用品甚至科技助眠保健类产品有了更多的关注。不管是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发布的交易数据来看,都表现出不错的增长势头,围绕睡眠存在的痛点,也给了整个赛道很多新的增量机会。

一直以来,慕思都是这条赛道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深耕智慧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整合创新,链接优质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睡眠产业,通过智能制造超级工厂,打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床垫,保障睡眠效率和个性化体验。

与此同时,慕思注重倡导对健康睡眠文化的理念传播,过去10年,不断跨界寻找融合点,先后与企业家、青少年、运动、音乐包括最新发布的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更多体现在对文化理念的传播,这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软实力。背后是慕思希望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系统竞争力的构建,深耕睡眠赛道,深挖研究消费者需求,占位中高端寝具第一梯队位置,打造品牌化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最重要的是回归

顺着这个事,也谈谈对睡眠行业的一些看法。睡眠作为家居行业的一个细分专业品类,所以说,谈睡眠,自然不能脱离家居行业。整个家居行业经过三十年的扩张发展,形成了初步的竞争格局,也培养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上市企业,子弹平飞的状态下,都在寻求第二曲线的增长,通过品类扩张、多品牌矩阵、资本杠杆与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寻求新的空间,完成这一步的竞争洗牌之后,才有机会沉淀出真正的消费者品牌,这也代表着整个行业的点线面动态变化。

于床垫行业而言,为了让消费者睡个好觉,一大批企业在努力。当现在的产品和打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也要求企业必须要积极大胆去重新调整经营思路,降低无效的供给,去创造新的产品价值,智能化产品是众多睡眠企业选择押注的一个方向。

从市场规模看,任何一个细分赛道都有很大的机会,也就是说,宏观层面一聊起来都很大,不管4000亿、还是5000亿、还是一万亿,某种意义上,这都只能代表着庞大行业市场规模足够大的信号。但如果只知道宏观,不具体到自己所处的赛道现状,往往容易盲目自信,微观层面的变化才是值得关注的,比如,床垫企业今天借助数字化、贴合科技概念融入到产品中,这条路本身没太大问题,也是产业升级的趋势。

但是,就目前来看,睡眠产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目前的科技睡眠产品缺乏循证医学证明,个案代替普适,往往容易通过一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产品在有效性和科学性及适应范围的精准性没有共识,这也提醒行业或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先经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动作确立。

此外,目前还不能摆脱这是一个制造业的标签,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有限,源头创新动力不足,产品迭代的速度不可能快,而面对白热化的竞争以及产业升级的大潮,对于研发技术的投入量级,恰恰是支撑一个企业能否真正突围出来的砝码。

当然,企业自我转型变革,在专业赛道搏出位,最后的出发点是一定是回归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想办法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是家居企业最缺乏的基因,希望每一年的321睡眠日,都是全行业的一次自省与复盘,也是真正给消费者价值的一次“质”的提升,让消费者早点睡个好觉,而非单纯的借势营销。